编者:本系列文章皆摘自南怀瑾先生已出版著作。标题为编者所拟。
历史文化中的军事哲学思想(三)
南怀瑾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是政治的三大原则。《老子》这部书的上半部道经,他是反对战争的。他曾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些都是他在前面所说反对战争的话。
但那是讲“道”,讲本体的道理,而现在讲到“用”的时候,就主张在军事上,应该有充分的准备。譬如一个人,必须有一把刀,但永远不杀人。人需要自卫,而不是去伤害人,也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真正的政治,就是“以正治国”,不能用权术,不能用手段,而是用真正诚恳的道德,不能虚诈,不能作假。
至于用兵,在军事哲学作战的运用上,《孙子兵法》曾经告诉我们,“兵者,诡道也”。“诡道”是什么?就是“以奇用兵”,所以用兵要用奇兵。能用奇的,那是上将之才,大将之才。
一般人研究《老子》,读了上半部“道经”,当他说“道”的体时,他曾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一般很轻易地认定,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一观念似是而非,实际上,老子并不是绝对反战,是在不得已时才战。
我们中国所有的兵家思想、军事哲学,以及《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也和老子这一思想一样。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就是绝对不侵略他人,但是也绝对不接受别人的侵略。所以他并不是反战,相反地,认为军备一定要充足,因为有了足够的军事武力,才可以达到维持国际间的道德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