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丛考五》百年前的峨眉山顶大观
作者:朱清时       来源:朱清时个人微博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百年前的峨眉山顶大观
 
朱清时
 
峨眉山的“山頂”是指从接引殿出发,到金顶,再到千佛顶、万佛顶。如果从接引殿登索道缆车,十分钟就到了金碧辉煌的金顶。坐在缆车上从空中飞过的这段登山路,就是这个区域。图1是谭钟岳《峨山图说》中绘的山顶区域示意图。
 
百年前的金顶是什么样子呢?现在网上流传着很多老照片供大家怀旧,但是这些照片都没有讲清楚当时的人和事,有些还可能张冠李戴。过去一些年,我每次遇到有关的资料,都收集起来。久而久之,这些资料就给我拼凑出了百年前峨眉山顶的大致情况。现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提供給大家。
 
 
图1.谭钟岳《峨山图说》中的金顶大观
 
谭钟岳的《峨山圖說》对山顶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我们先摘录一下。
 
《峨山圖說》对山顶的介绍
 
“三十八、接引殿至太子坪圖說
由接引殿盤旋而上,道左一石壁立,高二丈餘,苔蘚平鋪,現「第一山」字。字畫色赤,高寬二尺許。年年必現,現未必全。若全現,則年占大有。復屈曲仰登,凡數百丈,名三倒拐,一曰三倒角。前有巨石,橫亙當途,為觀音巖,原有觀音殿。又三濟禪師建有迴龍庵,今俱廢。傍巖斜上,進太子坪,以坪名寺。層樓高聳,內供太子,因名。一名萬行庵,古智禪師開建。聞達禪師重修之,基址屢易。從此至頂,喜無險徑。昔建有大歡喜亭,今廢。寺前巖下,石形如象,呼象王石。自大乘寺以上,徧山皆桫欏花,宋子京贊曰:
  眾葩共房 葉附花外 根不可徙 見偉茲世
昔賢遊記,指大歡喜亭、八十四盤,上有桫欏坪。蔣超辨之,實在千佛頂後,與獅子、羅漢等坪同列,詳舊志凡例。
 
三十九、太子坪至天門寺圖說
由太子坪左斜上,道左有永慶寺,原名盤龍。由寺橫過,至祖師殿。殿左里許,有大覺寺故址。殿右上沈香塔,以塔名寺,明通天和尚奉勅開建,神宗賜額「護國草庵」。慈聖太后賜有珍珠繖,御書佛號金繡長旛,并九層沈香塔,高丈許。覆以層樓,雕鏤金彩,工極天然,通天和尚法身在焉。萬曆間,賜住持本炯勅書一道。塔左,古有空樹,老僧入定其中,枯幹復榮,今亡。按:老僧,即晉遠公禪師弟慧持也。塔右直上,天門寺,明瑞峯禪師建。寺右兩石對立,劃然中分。入其門,如登閶闔,名天門石。
 
四十、天門寺至七天橋圖說
從天門石,凡三折始達山徑,境極幽峭。過亭,進七天橋,以橋名寺。古文殊庵,亦名金剛寺,被焚。後光緒十年,大峨寺僧圓明重建。寺左,古七天橋,俗傳為九天仙女降會處,而《道書》註:「峨山為第七洞天也」。舊有「為天一柱」坊,今圮。渡橋,上和尚塔,塔藏法身趺坐。原額誤題「普賢塔」;譚鍾嶽以為和尚法身不當冒普賢之名,改題「和尚塔」。
 
四十一、七天橋至金殿圖說
由和尚塔左上,渡天仙橋,旁有仙女庵故址。進金殿,明僧妙峯建,僧惟密嗣修。清初總兵祁三昇捐修鐵瓦大殿以覆之。金殿之瓦柱、門櫺、窗壁,皆銅為之而滲金。高二丈五尺,廣一丈四尺四寸,深一丈三尺五寸。中設普賢菩薩像,旁列萬佛。門陰刻全蜀山川程途,明瀋王捐造。後以大殿火,隨之而燬。光緒十二年,僧心啓改砌磚殿。惟王毓宗集王羲之書、傅光宅集褚遂良書,兩銅碑巋然完善,光澤可鑑。頂後懸巖,下臨無地。巖左祖殿亦修磚殿,以護佛像。”
 
遗憾的是,《峨山图说》成书于光緒十四(1888)年,没有民国时期的资料。
 
1935年出版的张嘉铸著《峨眉山》,在“山頂大觀”这节中,对当时的金顶做了详细的描述,用它与其它民国资料,同《峨山图说》一起,可以描述出清末民初的峨眉山顶一些重要名胜古迹的情况。
 
通天祖师殿
 
由太子坪继续向上的十多里路,是全山寺庙最稠密的地區。由太子坪左斜上,道左有永慶寺,原名盤龍寺。横過永慶寺,約百步就到了祖師殿。《亚细亚大观》第三辑第四回“峨眉山及其附近”中,有1926年6月拍摄的祖师殿照片。祖師殿内供奉着明代通天和尚的肉身。
 
 
 
 
 
2 全山寺庙最稠密的地區
 
 
 
图3 上图右边的祖师殿在1926年的照片
 
张嘉铸著《峨眉山》:“祖師殿内供祖師肉身。師陕西潘姓,即通天沙門也。肉身高供,領鼻豐腴,舒五輪指,骨節分明,兩足跌,宛然乾腊。蓋枯寂滅,早已不語不食,及殘喘一息,精血全乾,空氣不易腐化,髹以漆,便可久存,各地招提多有之,非盡金剛不壞身也。”
 
1912年出版的楼蘠盦《峨眉纪游》更详细描述了他的观察:“進開山祖師殿。師陝西潘姓,卽通天沙門,肉身高拱,頷鼻豐腴,望而知為僞飾,惟金色臂現有百寶輪筋,舒五輪指骨節分明,兩足趺跏,宛然乾腊。聞黑水寺後祖師堂惠通肉身,亦復如是。”
 
据明代王在公撰有《通天大师塔銘》,通天大師諱明徹,年十四,至五臺九龍岡,禮翠峯和尚為師。 在金閣嶺负责接待工作,不憚勞瘁。后来隻杖單瓢,徧歷諸方,參詢知識,殆十餘年。到神仙山參鐵山和尚,被授以衣法,为臨濟宗第二十五代。 
 
 隆慶戊辰(1568年),通天师從滇南出蜀,禮普賢大士。師遂歷閱巖巒,至千佛頂前,卜隙地栖焉。弔影孤單,宴坐終日,老熊作伴,煙霧為鄰。五年后( 萬曆癸酉,1573年),在天門石下,構一海會禪林以安眾。海內英賢,參叩不絕。萬曆丁亥(1587年),御賜紫衣袈裟及《龍藏》一部。復遣太監本張公,持送帑金,莊嚴經閣,以鐵為瓦。敕賜額曰“護國草庵寺”,為今之圓覺庵,即初時安眾地也。
 
 無窮大師是通天大师的众多法徒之一。据明代王在公写的《無窮大師塔銘》,無窮於萬曆癸酉(1573年),徑至大峨山,禮通天和尚,祝髮受具。“一日,長跪於和尚前,請開示。和尚曰:若問修行事,也奇特,也平常。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師點頭禮謝,即向齋廚作務。運柴執爨,不憚勞苦。眾食畢乃食,僅糠粃而已。 峨眉山有八座庙宇,除草庵寺之外,有大佛寺、慈聖庵、迴龍庵、蓮華庵、十方院、太子坪、法慧庵,都是無窮大師修的。因此可以说,通天和无穷大师是峨眉山最重要的开山祖师。
 
 通天大师一生無妄語,蓋其生而性成,不假誓願而然,七十六年如一日。於萬曆辛丑年十一月初二日,示微疾。說偈而逝。弟子以龕貯之。聞於內,特遣中貴雲骨公,齎金五百兩,修建骨塔。三年後,啓龕視之,師容如常。外加以漆,不掩龕,塔於圓覺庵左。这就是祖师殿的金装肉身。
 
1906-1909年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全面考察中国的建筑艺术。1923年他出版的德文版《中国建筑和景观》,共有近三百幅照片。这些照片中,有一张注明是“四川省峨眉山金顶寺”内高僧肉身像(图4)。虽然这是一个黑白照片,但是从反光效果来判断,这是一个金装(即涂了金粉)的肉身像。由于峨眉山唯一的金装肉身就是通天大师的,所以这张照片可以确定是祖师殿的通天大师肉身像。
 
 
图4  恩斯特·柏石曼1909年摄峨眉山金顶肉身像
(原书的注解是:O mi shan,kin ting,prov.Szechuan)。
 
1930年太虚大来峨眉,在沉香塔旁边的祖师殿中见到了通天大师的肉身。在《海潮音》上刊登了他的诗“自成都至峨山用谭晴峰峨图记胜三六韵”,其中有句:“百尺盘龙传古椿,沉香塔上伞珠珍,慧持空树今何在?犹见通天有肉身。[沉香塔等]”
 
普賢塔的“肉身普賢”
 
张嘉铸著《峨眉山》:“(祖师)殿左上里許沉香塔,以塔名寺;昔名护国草庵,有明慈宁太后书佛号,并賜九層沉香塔,今皆不存矣。上不遠天門寺,破落不堪。有天門石,兩石對峙如門,高約二丈,長三丈許,上刻古今詞翰及題名極多,風霜漫漶,摩娑難識。由此南行,約三百步至七天桥,古金剛寺,一名文殊庵,清光緒十年重建。寺右七天橋,山稱「第七洞天」;故橋及寺皆以此為名。不遠普賢塔,有「肉身普賢」四字額,傳明建文帝微行峨山,人無知者,忽遇一僧跪迎,曰:「汝莫非是肉身普賢否」?僧叩謝,不久圓寂,额名本此。清譚鍾岳以和尚法身,不宜冒普賢之名,改题為和尚塔。”
 
在谭钟岳的《峨山图说》中,图三十九的说明:“旧有为天一柱坊,今——渡桥上和尚塔。塔藏法身跌坐。原额误题普贤塔。谭钟岳以为和尚法身不当冒普贤之名,改题和尚塔。”其实见无在世时曾被称为“活普贤”,因此供养他的肉身的“小庵”被称为“普贤塔”是可能的,谭钟岳可能不知道这点,自作主张把它改题和尚塔。
​刘君泽著《峨眉伽蓝记》“卧云庵”条记录了“和尚塔”中的肉身:“照圆号见无,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何氏子。顺治五年来居伏虎寺。可闻命礼卧云禅寺寂影老和尚披剃。运石负米二十年。与照玉、照瑞、照元同建古庵,称卧云四友。方鸠工广才而三人下山,见无独守。修建卒底于成,又发心由伏虎寺至山顶种杉柏桢楠等,株数准华严经字数。后坐茅天启庵,拜华严经十载。在山四十年,宗风大振,道震山河。”“见无祖示寂,另建小庵以供肉身,即所称和尚塔是也。”
 
臥雲庵
 
据萧天石作“四川活罗汉(上光下厚老禅师佚事)”: “上光下厚老禅师,为近代一不世出之奇僧;一般多以“四川活罗汉”称之。”“(光厚老和尚)与传西法师、昌圆法师等群宿峨嵋金顶寺,曾于万仞峭壁悬崖间,冥坐七日夜始归。云封千山,冰锁万岭,漫天风雪,一望无垠;彼则仍是单衣一袭,不食不饥,不饮不渴,晏如也。群随往视其坐处,则周围三四尺内,冰销雪化,苍岩毕露,见者无不叹为稀有!”因为昌圆法师当时是臥雲庵的住持,所以这个活动应该是在臥雲庵进行的。
 
刘军泽的《峨眉伽蓝记》较好地描述了臥雲庵的状况:“卧云庵,明嘉靖间性天和尚开建。明王士性云,览三大师所传西竺像,文殊、普贤虬须,观音大士则头陀而髯也,与入中国变相异。自明末庵圮,像亦不存矣。康熙初年,总督哈瞻及文武宰官捐俸,命伏虎寺可闻禅师重建,可闻法嗣照圆实董其事。照圆号见无,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何氏子。顺治五年来居伏虎寺,可闻命礼卧云禅寺寂隐老和尚披剃。运石负米二十年,与照玉、照瑞、照元同建古庵,称卧云四友。方鸠工(广)材,而三人下山,见无独苦守修建,卒底于成,又发心由伏虎寺至山顶、种杉、楠、柏等,株数准华严经字数。后坐茅天启庵,拜华严经十载。在山四十年,宗风大振,道震山河。海青伍格戏号活普贤者是也。先后奉圣祖赐命,天来和尚送普贤、韦驮、关圣各一尊,命大臣郭齐哈送匾“御书法宝”四大字,及金字心经、药师经、金刚经各一部,御制诗一首。又差内臣许公供肉身、金龙、沉香、宝幢、旛盖、镏金宝塔等,其见重于人主如此。见无示寂,另建小庵,以供肉身,即所称和尚塔是也。照玉,讳完碧,异号活韦驮,金陵人,飞锡京都募化皇室,圣祖御赐,即师之力也。照瑞,讳郢嵩,营山人。曾召见于五台山,赉帑金回峨后,飞锡成都金绳寺。照元,讳野谷,飞锡成都安顺桥南台寺。四友并传临济三十四世,而见无法嗣独为最著。详见华严顶篇中。”
 
继续读《峨眉伽蓝记》的“华严顶”篇:
 
“华严顶,雍正已酉通融慧先老人所开建也。卧云庵,见无禅师传临济三十四世,其数传之法嗣有昌文真秀者,大邑赵氏子也,具戒于峨眉灵觉堂。乾嘉之际,监寺事,嘉庆甲戌开始修见无祖师以下谱系,命其徒孙能环赴邛、大、成、华、温、郫、新、汉,高、珙、荣、威、富、隆、宜、屏、夔、巴、安等县,瓦山、江、苏、云、贵等地,(偏)[遍]访稽考,凡自见无、起显尽录存之。道光丁未谱成,分写十八部。本山永庆寺、华严顶及荣县大佛岩、饶家寺、隆昌觉华寺、荣昌观音阁、富顺文风观、南溪永华寺、屏山云居寺、岩翁寺,叙州云峰寺、新繁雷音寺、大邑高峰寺、新都双桂寺、华阳万寿寺、余家寺,安县宝华庵、牛华溪古佛寺各存一部。余之所见,则永庆寺果笑上人所存也。据谱所载,大抵心诚、德岸、永朝与同时初殿月正老人,息心所德辉禅师,崇明堂南舟禅师,并能研习佛法,静以修持。乾嘉之际,山中之僧此其选也。”
 
张嘉铸著《峨眉山》:“自天門石以上,沿途碎石,極不便行。多桫椤花,树皆高仅丈許。除冷桫,无杂樹。野竹叢生,亦高僅三、四尺,頗有蒼涼太古之意。再過天仙橋,路歧為三,有木牌書右至千佛頂,中至錫瓦殿金頂,左至臥雲庵。遊人沿中路先至錫瓦殿(圖四十),原名明心寺,萬佛頂明月皆其支派,瓦已易为錫版。側有瑞星石,又有銅瓦殿舊址;惟荒草淒迷,不辩其處。左行半里至臥雲,在清康熙四十年曾賜有「野雲」匾額,金剛經藥師經心經各一部;又御製詩一章,如次:何處問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石漱泉声細,林穿鳥路長。疏钟沉片雨,坐覺俗情忘。
 
庵后有盘陀石,頗平坦,下臨無地。有時雲日映合,亦現佛光。左巖一石,如几聳豎,巔平可坐數人;傳昔有二僧對弈,人趋視之,及歸已八十年。此石或曰金剛石,或曰仙人石。寺僧與金頂各寺,各為一宗派,並與金頂正殿同向西方,近取名銀頂,蓋寫與金頂爭衡之意。金頂寺僧亦云臥雲庵之頂正殿,被雷击數次,可想見其物我未空之態度也。”
 
这里提到了峨眉山佛教界的宗派问题:​在金顶区域,卧云庵以外的永明华藏寺等寺庙,虽然都是临济宗,但是属于不同的宗派。峨眉山不同宗派的寺庙间,矛盾摩擦不断。
南怀瑾老师曾在大坪出家。他经常讲起,当年传钵和尚声名远播,供养者络绎不绝,被其他僧人(可能是师兄弟)所妒嫉。为避是非,传钵和尚换地(重建茅蓬)修行,供养者仍络绎不绝。 ​他听说传钵被这些人逼得跳了舍身崖。这说明了当时峨眉山宗派缠斗的激烈。
​在《峨眉文史第六-峨眉山佛教专辑,1990年》上,有何志愚的“佛教在峨眉山”一文,其中回忆了圣钦重修引佛殿之事。“1916年接引殿遭火灾,老人(圣钦)不得已负笈回山,以修复祖庭(出家之根本庙)锐意谋划。预将寺产三百亩出卖作为建设资金,经过三年计划,于1919年动工到1926年竣事。在建设接引殿伟大工程中,老人率徒果静和尚和两序大众,辛勤备至。纠工庀材云集各工种两千余人。山高缺水,单运水力夫就有二百五十余人,从龙王井(在大乘寺下,距接引殿二十华里)担水供给,每日往返两次,每人荷重六十市斤,举其一端,余可概知也。缺粮时只好拦截上山各寺所运粮油以济燃眉。并且在二十华里以外森林中运回大柱,每柱需三百人以上的苦力挽牵,三日方能运回一柱,其柱之大可想见也。故接引殿为上段山最雄伟壮丽的大庙宇。”
​“缺粮时只好拦截上山各寺所运粮油以济燃眉”,这就是明抢,当然会发生武斗。
​卧云庵见无禅师传临济三十四世,传到华严顶,再传到永庆寺(果笑),他们属于临济正宗,僧谱48字: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
​然而永明华藏寺等,是临济岔派的寺庙,其民国时期的祖师是传钵和尚,下面我们先继续简介金顶,对传钵与他的法徒们,后面有文专门介绍。
 
金顶
 
张嘉铸著《峨眉山》:“(卧云)庵西南有半月池,深廣不數丈,名井泉,志謂峨燔上值天井,故名;又有月池聖泉觀音水諸名。絕頂無水,獨此泉水源上滲,足飲千人,以此異。左上數十步為祖殿,即漢時之普光殿,唐宋間又改名光相寺;明洪武初重修,以鐵為瓦,因又名瓦殿。其普賢殿有宋太宗書「天皇真人論道之地,楚狂接與逸之鄉」簡板,載碑目。清康熙四十一年賜「慈燈普照」匾,皆佚;僅明成化二年銅碑尚存。此處屢遭焚如,最近曾四次起火:一在清咸豐間,一在光緒十三年,在民國十一年,一在民國二十年,數皆延及金頂正殿。”
 
金頂正殿,舊名永明华藏寺。寺西向康藏雪山。明總兵祁三昇捐覆瓦,清康熙四十一年賜玉毫」匾,又「頂來還曉,寒睡達明」對聯,及金剛經一部。後新築未成,規頗大,云耗已數十萬元。殿後,明蜀藩金頂,瓦柱門糯壁皆銅質金衣,高二丈許,深廣各餘,中普賢,旁列萬佛門刻全蜀山川程途,今悉燬棄,改砌磚房,覆以鐵瓦。其原有銅瓦,則為民初四川軍政府運成都鑄當十铜元。殿中普賢像為清咸十一年藏人賴命,目前朝禮峨眉之夷人,獨禮此殿。殿捨身(圖四十二),銅塔二,銅鐘一。巖又有覩光台相台光明岩諸名,列入十景,曰「金頂祥光」。巖下為深谷,臨崖作木欄,以防危险。”
 
 
图7. 1936年出版的刘上熹著《峨眉导游记》中的“正顶金殿”,应该是现在的金殿所在的金殿最高处的木板建筑。
 
 
 
图8. 金殿正殿中的普贤铜像
 
1931年金顶的火灾。火灾中只有“普贤铜像完好”,这尊普贤铜像是清咸丰十一(1861)年,西藏僧众集资铸造供奉在华藏寺的,曾被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1906-1909年间在峨眉山金顶拍摄,见图1(取自ERNST BOERSCHMANN《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1923)
 
 
 
 
图9. 网上流传的金顶最高处,其中的铜塔与《孙明经手记》中1938年孙明经拍的金顶铜塔一致,故可认定为金顶正顶的铜塔)
 
千佛顶
 
张嘉铸著《峨眉山》:
 
“山頂各寺廟產,亦以金頂正殿多,地界南抵千佛頂之羅漢坪,北達锡瓦殿之龍王井,西北界祖殿。自洗象池以上,每月僅晴明數日,時成銀色世界,六月亦須圍爐取煖;蓋氣候已與山下異也。
 
由金頂至千佛頂凡五里,坡度平缓,原名萬壽寺,清光緒十六年建,有大小佛像千餘尊。寺之外观仿西;而屋頂于木板、铅皮之外,加以茅茨,颇为别致。中央台測候所曾於此。
 
 
图10. 千佛顶的万寿禅院
 
 
万佛顶与冰雪庵
 
张嘉铸著《峨眉山》:“再五里萬佛頂,原名極樂堂,廟小,不足觀。側有新築之明月庵,地颇幽靜,可作遊人想息之所。”
 
萬佛顶的方丈曾成为新闻人物。民国二十二(1933)年11月29日的《慈航画报》上有一则消息:“性空法師出洋。四川峨眉山为普贤道场,接近藏印灵地,英贤輩出。近有性空法師者(曾任上海龍華寺方丈),本酉陽人,民國壬子以舉人出家。久居峨眉萬佛顶任方丈,看經習密。十余年来,皈依者众。年已七十一岁,慨然于大法夷陵,发愿出洋,周遊缅甸印度,尋佛遗迹。来沪住其弟子一明方丈之性善菴。”
 
万佛顶是峨眉最高处(海拔3099米,金顶海拔3079米,千佛顶海拔3045米)。这里有许多修行茅蓬。冰雪庵就是其中之一。冰雪庵位于千佛顶和万佛顶之间的山窩处,可以减轻大风雪的危害,旁边又有山顶唯一的水源(四川话“水凼凼”),所以比较适合人居;那里曾是历代大成就者辈出的地方。
刘君泽著《峨眉伽蓝记》“万佛顶”条中说:“明月庵西下七里有冰雪庵,传钵上人坐茅处也。”
后来,传钵的弟子果瑶也在这里坐茅。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06期载徐世珩著“果瑶法师传”:
 
“他(果瑶)在峨眉,常住在距金顶20里的一座茅庵内。此庵名“冰雪庵”,地极幽僻,风景清雅,山岚泼彩,绿映檐端,以凉布椅席,阅经习禅,颇为适宜。有时,即在此为众僧讲经。”
 
在金顶的僧人说的地点,我果然找到了一个水凼凼,因为它是自古以来山顶唯一的天然水源,所以冰雪庵茅蓬应该就在它的旁边。以前为旅游修的一条小铁路在附近穿过,据说当时挖地基,就出现过骨灰罐和其他居住者的遗物,说明的确曾有修行人在此居住过。
 
 
 
 
图11.冰雪庵的水凼凼及其位置
 
图7.右图是冰雪庵旁边的水凼凼,左图是此处的旅游标志,遗憾的是,旅游部门已经把它用作“天池放生”的景点。这里的确是山顶宜居之处,旁边已经有“峨眉雪芽”盖的小屋和供“小铁路”管理人员用的小楼。更为显眼的是,旁边的路标已经把这个水凼凼标注为“天池放生”,说明旅游部门已经打算用在这里“放生”来吸引游客。现在很多人已经完全不知这里的文化内涵,其实它们正是峨眉山除自然风景外,最值得珍惜、最应为游人所宝的。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