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树诚:我所见到的南老师——平凡中的伟大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本文原载于台北《十方》杂志第31卷第2期,2012年11月出刊。

作者广树诚教授(1946-2025.7.18),哈佛大学人类学硕士,曾任台湾满族协会秘书长,东西精华协会副总干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丝绸之路区域发展项目的项目经理,香港世桥基金会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开行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广树诚教授对“一带一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战略研究与政策奠基。广树诚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丝绸之路区域发展项目担任项目经理,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他就参与了欧亚大陆桥交通体系的战略研究,推动了中亚、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交通与物流联通。这些工作为后来“一带一路”倡议中“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提供了早期政策参考和实践基础。2. 推动跨国政策沟通与机制建设。在UNDP任职期间,他协调中亚、中国及欧洲国家之间的政策对接,推动跨境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与投资合作机制的建立。这些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与合作协议中。3. 提出“空中丝绸之路机场都市网”战略构想。广树诚在2011年提出“空中丝绸之路机场都市网”概念,主张通过航空枢纽与城市群联动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新型交通与物流网络。这一构想后来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航空与物流合作板块,成为中国与中东、中亚、欧洲之间航空运输与空港经济合作的重要理论依据。4. 跨国智库与政策交流平台搭建。他利用在联合国系统的工作经验,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跨国智库网络与政策交流平台,促进学者、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多边对话,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软联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提供了机制化支持。总结广树诚的贡献,不仅在于政策研究与战略设计,更在于早期跨国合作机制的搭建与经验积累,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关键性的前期准备与智力支持。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