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简报
2017年9月28-29日,"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在苏州吴江庙港举行。
本次活动受政府委托,由南怀瑾学术研究会主办,江村市隐承办。
28日下午,举行了"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由宗性法师、宏忍法师、古国治先生现场回答了听众的有关问题。
29日举行了南师逝世五周年纪念会和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
南师纪念会,首先由七都镇党委书记肖军先生,代表地方政府及乡镇十万人民,欢迎并感谢三百余位嘉宾来到这个全国国学音乐特色小镇;更感恩南怀瑾先生最后六年多在此生活、讲学,恩泽百姓、教化世人。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南怀瑾学术研究会会长朱清时院士,感怀于南怀瑾先生为接续中国文化断层而努力奋战七十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朱清时说:“我们纪念南师,不仅是为了缅怀,更不是搞个人崇拜,而是为了汲取其精神,在古今中外洪流激荡的大时代中,自觉自强,各尽所能,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建设,共同努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前常务副部长胡德平先生,从南怀瑾先生第一本著作《禅海蠡测》封底的“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说起,回忆南怀瑾先生为他讲解文学,从“北斗导航”“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命名,强调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信集团前董事长孔丹先生,回忆从九十年代初认识南怀瑾先生,频密交往,聆听教诲。在他面临巨大压力时,南怀瑾先生讲解辛弃疾的诗词给予指点;在他退居二线时,南怀瑾先生鼓励他开始生命科学的探索。忆念南师中,孔丹先生几度哽噎。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前主席张连珍女士,回忆多次来看望南师的故事,谈谦卦,谈读书,娓娓道来……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先生,代表中国道教协会深切缅怀南怀瑾先生,对南师不受学术固囿和学派限制,融汇儒释道等百家学问,深表敬意;对南怀瑾先生的风采,也是念念不忘。
驻港部队前副司令员、甘肃省委前常委、甘肃省军区前司令员陈知庶先生,谈起自回收香港期间结识南怀瑾先生二十余年,作为军人,他对南怀瑾先生毕生将国运系于身心的忧患之心,对世上苍生架上书的深切情怀,对南师的教化,感念至深,他说:“南师从未离开我们。”听者为之动容。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国务院研究室前办公厅主任、人事局局长易智峻先生,讲到南怀瑾先生修金温铁路时对他说的话:“人世间的路好修,但修建人心的大道太难!" 以及南师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管理,中华文化的精神"。
浙商总会创会秘书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前党组成员郑宇民先生,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五年来对南师与日俱增的思念之情。南师辞世后,他一路苦苦追寻先生的身影,从先生曾习武的杭州玛瑙寺、宝石山,到都江堰灵岩山;从杭州中印庵定兴老和尚的斋堂,到先生后人和学生的身上……他说,南师就在每一个受南师影响而改善者的身上!
南国熙先生代表家属致辞时说,每位朋友的心里,都有一个“说不尽的南怀瑾”。他感谢主办方、承办方和地方政府。并邀请来宾参加明年3月18日在恒南书院的南师诞辰百年纪念活动。
此后,认知生命——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开始。首先由吴江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肖仲委先生,代表吴江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致辞。之后,五位专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宗性法师讲的《生命再造》,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他说认知生命的第一步,不要被种种现象迷惑,要认知生命的源头,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人生才会有安全感,有正确的轨道。人的语言、行为、思想,都会成为信息存入生命,产生未来的结果。通过自觉努力,可以改变生命的方向,存入真善美的信息,未来一定是真善美的生命和人生。首先要改恶从善,进一步超越善恶的相对,自净其意。生老病死是生命的现象,如同划过夜空的闪电,但如果选择笑傲生死,而不是恐惧逃避,则能把这道闪电变为彩虹。
上海中医药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先生,做了《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认知》的学术报告,从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当代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和作用等角度,梳理了中医药发展的脉络,将东西方医药学做了概括比较。陈院士认为,中医整体观和个体化、动态化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在探索生命奥秘、应对当代面临的全球健康挑战、推动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途上,中医药任重而道远。
下午,来自台湾台北医学大学、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教授,做了《大脑与人生:造命者天,立命者我》的学术报告,由大脑结构、功能,指出“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人生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她说“没有三岁定终身这回事,大脑的神经连接不停在改变。”行为对改变身体(大脑)的作用非常大。认知生命、安身立命,都在于自己。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晖先生,她的《南怀瑾大师开放型学理思辨风范》,条分缕析,细致入微,带领听众解读南怀瑾先生的生死观,打通儒释道义理,破除门户之见,以佛法因果缘起,兼纳儒道生命观诠释生死现象。
同济大学前校长、中科院裴钢院士的演讲主题《儒释道:东方信仰的三块基石》,看似跨界,实具深意。他抛出的一系列问题,发人深思: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是否以儒释道为基础建立新的东方思想体系?聚焦于脑科学为代表的认知行为科学,是否可以创新出一个新东方思想体系?他的思考是:以脑科学为基石,在系统生物学的框架下融合认知科学(认与知的关系)、行为科学(知与行的关系)、脑健康(衰老与疾病的关系)的三维研究体系,并加以内因(遗传因素)外因(环境与文化因素)等变量,严格遵守科学逻辑与范式,是离不开儒释道的三块基石的。
最后,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代表吕松涛先生做了总结发言,早在十余年前他听南师讲述《禅与生命的认知》开始,就踏上了认知、探索、体悟生命奥秘的道路,改造、提升生命。他期望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科学研究的专家,一起绘制生命科学的拼图。
人民日报前副总编周瑞金先生、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教授、江苏省台办、苏州市台办、吴江区台办、文明办、卫计委、社科联领导、七都镇长等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本次活动详细内容,待整理后,将会陆续分享。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