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很多年前,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讲座,我知道了《黄帝内经》和南怀瑾先生。我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下载《黄帝内经》讲座的MP3就成为我在单位写材料时屏蔽外界声音干扰的“伴侣”。我也开始购买南怀瑾先生的书,在晚间陪孩子学习时,自己的“必配”书籍。这些年坚持下来,南怀瑾先生的中医知识指导我的生活,南怀瑾先生的一些人生感悟指导我的工作。在单位、亲戚朋友间已经闻名。
看南怀瑾先生的照片,他身上有一股自带的“王”气和“霸”气。这气势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很羡慕和欣赏。南怀瑾先生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有的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大师。历任台湾辅仁大学、文化大学、政治大学教授。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有这样的成就,我对南怀瑾先生佩服至极。
南怀瑾先生给我的启示一:
南怀瑾先生说过:看了几十年的人生,得意忘形者有之、而失意忘形者更甚之。一个人假如没有真正的“修养”境界,是很难做到荣辱不惊的。我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在社会最基层、平凡的生活中,做到荣辱不惊。
十几年前我的原单位企业改制,我二十出头才参加工作就失业了!我被甩出平静、快乐的生活轨道。我整天哀叹命运太不公平、自己的职业生涯太悲戚。大学学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我,在社会上却很久都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面对现实生活,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当年年底全市公务员要招考,我在家刻苦学习,准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我成功了!我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了公务员队伍。比起过去的企业身份,我的社会就业身份发生了质变!我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公务员,我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新工作不仅为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为我打开了快乐之门。在工作中我完成了自身的身份转换,借助新工作的力量,我的内心又开始充满对新生活的渴望,我逐步走出了过去生活的阴霾。我也变得开朗起来,更加朝气蓬勃了。工作在变,心理也变,身体、精神也都随之变了,慢慢地快乐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比以前多了份镇定。
回想自己失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经历,真的象是南怀瑾先生说的那样——晚失败不如早失败。单位改制,我的生活发生了质变,当时自己十分痛苦。但是失败还是早发生比晚发生好!我可以趁年轻,凭借自己的能力重新开始。我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四十岁、五十岁时再失业,自己又会如何?人是可以被打倒的,但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他重新站起来。当然是越年轻越好啊。自己有了积极的心态,就越能够早日走出人生的困境。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经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经验。初步领会南怀瑾先生的思想,我学会了随时、随地、随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南怀瑾先生给我的启示二:
做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性。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凡事的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南怀瑾先生与其独特的智慧功德和传统文化功底,为我开启了通往经典宝库之路。一个人要想生活得轻松快乐,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性”。
目前我处于事业的瓶颈,有时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时,因为人到中年?自己的无名火也是无处可发;办公室里同事关系错综复杂,大家很难相处,我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一下班只想躲到家里看书。世事暗淡、前景堪忧的我曾经一度无精打采,我总是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阴影自怨自哀。我换用南怀瑾先生的思维方式、角度想:做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工作我尽心了,同事关系我努力了,OK!其余的结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平心静气接受结果就好。同时,凡事多往好处想——心灵自然充满阳光!南怀瑾先生用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告诉人们:知足长乐。人生快乐的事情有很多,自己要掌控自己的心情,不要过多地被外界事物所左右。
南怀瑾先生给我的启示三:
面对人生,要从容。南怀瑾先生任何时候都是满面春风,从容淡定。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一样,富有的很!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至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每一个人要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要负全部责任。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的女人为家庭付出,在丈夫功成名就、孩子学业有成时失去了自我的女人,被孩子看不起或者被丈夫抛弃。这个结果女人自己要负主要的责任。任何时候女人真的都要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负责!女人总是在劳累中把自己忘记了,让自己慢慢变成一个“没用的人”!
“正安聚友会”、“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等中医的公众号成为我的每天必读,我在朋友圈转发的资讯引得不少同事开始学习中医知识。在这些中医网络公众号上经常可以阅读到南怀瑾先生的养生之道、对生命的感悟。我自己在初浅地学习了一些中医知识之后,深切地感到中医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也更加感慨南怀瑾先生人生的丰富。
喜爱南怀瑾先生,他的思想成为我人到中年,一个家庭、职业“一肩挑”女性的精神支撑。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