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读者投稿,并授权发表,在此向作者致谢!
人生于世,意义何在?我很早就开始思索这个问题,觉得唯物论和唯心论都不能自圆其说,便到处寻求答案。如果没有南怀瑾老师的著述,我这辈子恐怕要在无知中度过。
虽然看过《老庄》《坛经》等传统的经书,很合口味,毕竟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后来自学中医,《黄帝内经》中所建立的医学体系,所建立的“天人对应”“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观,解释了人体生命与自然的共同规律,令我大有收获。
全息观谓“一物一太极”,完整的事物内部,包含了整体信息。故人身小宇宙,在中医的诊治上,寸口脉象、舌诊、望闻问切,以及经络穴位,都是“全息”思想的应用。
全息思想的应用,推而广之,则形成了民俗中“面相”“掌纹”“相人”预测学的源头,经学习多类“掌纹诊病”书籍,证实其的确具有极高的应验率。
其次,五行学说辩证的建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将天体星宿、日月山河、五谷禽畜、五味无色、时间空间、人体的脏腑气血、精神情志,全部以各自范围内,建立为五个属性的系统,各系统之间有生克制化的作用机制。更重要的是:这些色、味、音、方、时以及心理状态的物质与精神不同的方面,以“五行”学说作为纽带构架联通,形成一切形色不同的事物,其内在本质共分五行的统一场。
《尚书·洪范》中就解释了五行的概念,《礼记·月令》中已经遵守五行十二月节令的规律来治国安邦。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应用非常广泛,一是辩证脏腑病症,二是经络穴位治疗,三是中药归经配伍;在武术方面有形意拳、五行拳等;军事方面有侦探敌情和战术等;运用于生命现象的预测则为命理学,物理气场的评测则为风水学。
阴阳五行看似是空洞的哲学思想,但以此哲学思想来指导实践于人体医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说明是可信的。看来,研究传统文化,有一个切入点也比较好,或者中医,或者武术,以亲身印证才能生起信心。
阴阳五行为根本的中医,看人体和一切的物质是动变不居、规律性发展的,没有实体的人和物,这个很让我费解。从理论上能说得过去,但从当时的科学认知上出发,对于这一套理论既佩服又疑惑。按“五运六气”说,以及“掌纹”预测说,一切皆有规律,人生于世,是否也有规律?于是转入到命理学的学习。
两年后,学习完李顺祥恩师的系列命理书籍,经过实践验证,为人预测逐年吉凶,十有七中,心里不免吃惊!然来人生一切有定数,“此身不是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因为心里自觉命差,心情一度十分抑郁。看来学会“预测”解决不利求知的问题,有时反添愁绪。
但毕竟,好像从朦胧混沌的黑夜,发现了星光,找到了一条从“易学”“术数”中寻找“性命之学”的路。虽然这条路并不好走,走着走着,就有越来越多的领悟,对医学和事理的豁然贯通,发现这其中绝不仅仅只是“迷信”这么简单。
一,命理学中,五行学说只是建立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五行统一,发明了“十神”来对应人类社会人事现象,才能使得干支能代表人事现象来预测人生信息。“十神”,即根据十天干之间的生克关系,同性与异性,共有十种,譬如人生在世,有被动与主动、付出与承担、压力和资本等,并对应于人心内在的性格天赋、喜好特长,建立起一个“心物一元”的体系。
“十神”对应的十种心性,与国外流传千年的“九型人格”比较类似,但更加全面和丰富,两个十神之间一搭配组合、全局一组合,整个人的命根种子都能体现,且更体现于具体的现实际遇,与国外心理学中“心理与外在同步”类似。
二,命理学的本义,包含了依干支推算的体系来预测的技术,根本还是为了揭示生命现象的原理,但一般学习命理学者,十有八九为了追求准确的预测术,而宣扬宿命论,对应一切吉凶祸福的因果现象、身心内外交互影响的原理,并未作科学性的研究,令人长叹!
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学理上可以理解,但并不好拿出实在的证据。命理学预测一个人与父母、妻子的关系,这些眷属的信息对应,可以证明人与人之间是有缘而来,特别是子女方面的贤愚,与《佛说入胎经》切实吻合。
学之既久,一些深层问题就必须面对。如同时出生的八字命运不同,那么干支体系推算命运的依据究竟在哪里?预测师的临场发挥,那种感通的状态从何而来?改命算不算是逃避果报?如果预测结论是宿命的,达不到目标的事情就不要去努力,预测的意义何在?风水转运到底什么原理?
有关生命的问题实在太多、太深了,既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好好踏实学佛就行了,我又何必玩这些“迷信”呢?我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在最迷茫纠结的时候,是南怀瑾老师的一些讲话和一些往事鼓舞了我坚持下去。南老师曾拜风水大师为师学习风水,在“十方丛林书院”曾请专人教授命理学,在“唯识与中观”讲座中讲到了命运的道理,这些使我认为,有传承和研究命理学的必要。
初学预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令人惊奇的技术,学会预测之后才发现要善用这个技术并不简单,真可谓“一般人没有资格学”,一学就容易自满而害人害己。壬辰年冬拜见霍斐然老师时,老师说:“五行干支是术数,八卦爻辞是易经,易者言象,直以比类取象思维,术数言数,是逻辑推理思维,二者不同,《四库全书》分类收录,我只玩易象,不涉五行。”至此,才知道自己从医理、命理到地理,学的是术数,以前对《易经》从卦爻到系辞等,并没有认真看过。《易经》全书没有提到五行,更没有提到术数,《黄帝内经》《渊海子平》等医学、命理学经典中只说五行干支,也没有涉及八卦。
于是研究《易经》,才知道这二者确实是两个体系,易经讲的是大原则、天道的总规律,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帮助人们认知;术数是“数”在地道的应用,立足于地球北半球的观察建立起来的一套弥纶天地的干支体系,在易经天道的规律下展开对所处物理世界的科学性概括。如:
一,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下的一切,都是“依他起”,阴阳变四象,四象变八卦,越来越细。形而上的本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有生灭、动静、刚柔等对立的现象。即此便可知后人总结的“不易、简易、变易”。
二,一为阳爻,重一为阴,阳爻变阴,阴生于阳,有生于无。阴动复变阳,有无相生。阴为成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阴阳交合,冲气以为和。明白这些,然后容易理解《道德经》。
三,上、中、下三爻,对应天、人、地三才。天上地下,人居其中,在穴位有口鼻之间的“人中”,在术数有地支中所藏的天干,爻者交感,天地人相互交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医学思想的主体,他曾专门写了一本题为 《论风、水和地方》的医学著作,来论证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这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四,三个爻的经卦为一太极,两个经卦为六爻,也是一个太极,上下两个经卦之间,存在初爻、二爻、三爻相呼应的关系,可谓“一物一太极”,重重太极相互渗透影响,正是“全息理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思想的体现,由此及彼、高度概括、比类取象,这也成为中华子孙思维习惯最明显的部分。
五,乾卦从初爻之“潜龙勿用”到上爻“亢龙有悔”,讲的是“时”与“位”,得其时得其位则吉。君子审时度势,见机而行,顺势而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智慧圆融的修养,但“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不为物拘,卓尔不群,以此可以帮助了解儒家《论语》等经典。
六,一物一太极,否极泰来,循环往复,阳极变阴、阴极变阳,物之成住坏灭皆有定数,形成中国特有的谶纬之学、五德终始说、历史宿命论、兆头等文化现象,如邹衍“五德终始”、邵雍《皇极经世》、李淳风《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以及周公制定的习俗等,逐渐演变为民俗文化中神秘文化和崇拜文化。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儒家讲“格物致知”,五行干支体系,即在易学八卦之象数的指导原则下,所建立的数理模型。“五行”的内涵,就非常的深广,干支学说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可以说是古代物理科学的载体,道家和儒家文化在此基础上“乐天知命”“知常达变”从而“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如:
一,穷本溯源,自然追究到“阴阳”“五行”究竟为何物,最后发现这二者都是建立在物理世界规律上,心与物的高度统一,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有相应的高度概括。如“五行”学说可以站在“五音”的角度将物质分为五种不同频率的共振、“五味”的角度将物质分为五种精气的流布、及“五色”“五力”等划分。这显然是早已认识到物质与虚空的“有无”关系,超越了一般“唯物”的层面。古人将此用于历法、医疗、农事、预测、民俗中,现如今,西方物理科学的发达,微观而具体地揭示物理现象,“五行学说”显得粗糙空泛,但其总结普遍规律而建立起整体辩证的文化体系,值得现代科学借鉴。
二,五行之气有“阳”和“阴”的状态,即细分为“十天干”。总为一气的动静运动,而有开合、刚柔、显隐、升降的变相,谓之五行。有形之阴生于阳,阳呈虚无态但无所不在,五行就包含了物质(色)与精神意识(心),因境而生识,起意而成境,与佛教“地、水、火、风”四大及“空性”别无二致。区别在于:佛教站在五行之“金”——空性的层面来谈一切的“有”都是缘起而性空,这个“空”同时又本在“五行之内”,非另有“空”的境界存在,能修行证得空掉、灭掉一切,才能神通自在于一切的“有”而不为所拘;术数则站在“有”的本位,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壬,以“土”为本位,描述“水、火与金、木”天气的升降、浮沉所造成的“冲气”,万物禀赋此冲气中和则吉,太过不及则凶,这是中医学、命理学、地理学预测吉凶的总纲,也是中华文化崇尚中和的本源。
三,八卦与唯识学“八识”可互为参证,如熊十力言:“乾卦为第八识、坤卦为第七识,震卦为第六识,离卦为眼识,坎卦为耳识,巽卦为鼻识,兑卦为舌识,艮卦为身识”,颇有道理,只是第八识依净染而有阿赖耶识、如来藏的区别,因此尚需仔细推敲。那么,作为术数的五行学说,也与唯识学八识相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本身即对应“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即根即尘即识,心物一元;五行一气相互涵摄,此一气相通的“含摄”之性即“第六识”,五行之间的“生、克”之性,相生相克的本能,不分善恶对错的攀援执着,这种生克即第七识的“我执”产生之根本;每个人无始以来所造作熏习的业力种子,此生所带来的果报即体现于出生命局,可谓“阿赖耶识”此生带来的部分,后天一切大运、流年的推移,各种人、事、物外缘、增上缘的引发,导致种子与缘结合而现行,即人生生命的种种现象,而后天一切现象过程中,人们言行思想所造作的善恶诸业,又熏入命局种子中,唯识学“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与此无二无别。那么,五行细分为干支,干支生克的组合变化对应的人生命运现象,这一切都是缘起而本无自性的,没有哪一个五行干支是本具善恶的,皆阴阳动静的细分而已,只因境而起现相,凡夫逐物迷心,见象生执。如能摆脱“生、克”之性,即能截断惑乱之流,断除我见之惑,而证知“诸法本自清静,境风吹识浪,五蕴本来空”的事实,得“如来藏清静之大圆镜智”。道家内丹的修行,谓修至“纯阳”,儒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与印度传来的佛教,文化表述上形式和侧重不同,本旨并没有太大区别。
四,每个人生来,都有后天环境与际遇、先天禀赋和心理的不同,从命理学的角度,即出生时间的干支气数,“父精母血和藏识”和合形成的种子结构,结合大运流年的迁变而有宿命的部分,但后天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自己一念抉择与行动,依然可以改变原来的生命状态。唯识学认为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种子为内自我,执着前五识和第六识的分别思维为外我,构成“我”的观念牢不可破,因执着之力,业识种子遇缘现行而形成生命六道的轮回。如果人能够“观五蕴皆空”,通过“知止而后有定”的意志,则觉悟一切见闻觉知都是法尘影事,离妄显真,是“戒、定、慧”的成就。则不为物拘,不昧因果,转烦恼为菩提,依然是五行生克、随缘现行,但已经转染为净,五行三界随遇而安。
五,命理学典籍中有《三命通会》一书,但从未有人说明是哪“三命”,或许是指命理学中“十神、干支、纳音”三种论命的方法。据我的看法,应该是“身命、禄命、慧命”三命。“身命”即这个肉体的生命,美、丑、清、浊,生、老、病、死的荣枯过程;“禄命”即一切富贵名利的生存资本,财为养命之源,官为立身之本,人生于世,光有肉身还不能生存,需赖财官名利、社会地位才有生活的幸福;“慧命”即人的内在精神意志、修养以及习气,种种思想心念。这三者通而会之,构成生命现象,一般算命所预测的,只是考究“身命”和“禄命”穷通得失,谓之吉凶祸福,以“禄命”富贵贫贱论人生成败,所谓“改命”,是希望去除疾病之苦或获得名利上的成功。实际上,此生一切的生命果报,按照佛教因果的说法,有“正报”和“依报”的不同。“慧命”“身命”可谓“正报”,“禄命”可谓“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而转,而“身命”外相的美丑、言行的造作,又根于“慧命”,因此,修养“慧命”才是最重要的改命。先贤圣哲为坚持真理而愿舍个人生死,仁人义士为节气而从容就义,就是成就了“慧命”的道德。当然,“慧命”的成就,离不开实际善行的功德,人的“禄命”好坏,由种种善恶造作而来,利他的同时还报于身,这三命与佛教“法、报、化”三身,有异曲而同工之妙。
六,通过修行或行善积德来改变命运,如《了凡四训》的故事,虽然因果不失,依报随着正报而转,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地看待。果报分“现报、生报、速报”三种,“缘”不同,果报也随之不同,真正的“改命”乃至行善,需有智慧明白个中道理,才不会对种种命运现象体现的因果关系产生困惑与怀疑。以有所得之心而行善,与无所求之心行善,都能得善报,但无所得之心行善,能成就法身慧命;以有所得之心行善,就只有有限的禄命善果了。对于命理学的研究,在生命现象因果本源上,一定要借助于佛学才能通达,否则容易落入“宿命论”“自然外道”中而不自知。
七,五行干支立足于北半球记录这个世界物理运行的规律,包含了一切人、事、物。人因为禀赋五行之清气故有智慧觉性,其他鸟畜禀赋五行浊气故愚痴混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觉性和福报,生命本身都是平等的,各自的果报差别不同。《文子》将人从上至下分为“二十五种”,最上是“真人”,最下是“肉人”,“肉人”狂痴无识,痛痒莫分,虽能动静,与肉无异。因此,人应该平等看待一切生命,更应该珍惜难得的人身。人生在世百十年的光阴中,无论际遇如何,应该有所志愿和担当,此时万分感谢南怀瑾老师。《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书中,用通俗的讲法,将《易经》最根本、最实际的宗旨结合佛教唯识学、结合大乘菩提道、儒家修身养性的文化,一理贯之,使得易学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根源,贯通了中、印乃至现代物理科学,联系了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使传统哲学有了立根点,“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即“法天象地、天人合一”宇宙观与生命观,天之道是“天道好还、自求多福”,君子做人的修养应该是“知崇礼卑、诚意正心”,明明德之后,“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止于至善。自性自度,这既是道家风骨,也是禅宗行持,更是儒家心法。
易学和术数,是先贤从现象、原理两个方面帮助人们建立对真理的认知,是立足于物理现象的高度总结。印度传来的佛教,则相较侧重于身心修证实践;现代物理科学则从“格物致知”的科学应用,从物理的“唯物论”入手,如今也探索心与物二元的统一,如量子力学最新研究的课题,“暗物质”“弦理论”“膜理论”“量子纠缠”等,使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了新的诠释可能。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许多不同人才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贯通古今中外的成果,来建立和合一元的共识,然后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发展阶段的需要。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碰撞,都是非常好的事情,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在物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立足于科研应用来解读传统文化,使得中西方文化融合共识,是非常有利的时代,也是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南老师是高瞻远瞩、有大胸怀的人,因为明了通达,不受外相形式的束缚,所以能求同存异,融会贯通,让各种文化都归于善道,没有高下的区别和派别的排挤,我算是大大受益人之一吧。
“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放眼全球几百个国家和不同民族,能站在人的本位,建立顺乎物理法则的人文哲学,如何修养身心、安身立命以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止于至善”的人生,这个文化体系,只有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还完整地保存着。抓住了根本,教育、政治、医疗、艺术等人类文明才能步入正轨。
易学术数,虽为中华文化的滥觞,源远流长却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为世人所了解。我从中医学的兴趣,转而研究身心性命的道理,无意中走进易经八卦里,始终觉得自己是“旁门左道,翻墙入室”,这也算是我个人在如今“迷信帽子”满天飞的时代,切身的感叹。不过,无论如何,能翻墙进来懂得了“自立立人”的道理,也算是一种幸运吧。虽然所做的这些研究,只是令我深信了因果不虚的道理,也没有能利益多少人,但也算是此生找到了做人的方向。相较许多欲求学问者,不得其门而入,或误入旁门而不自知的,也不在少数啊。
求学致知,入手门径有很多,最实际的莫过于儒家讲的如何做人。学问的目的,在于开发智慧、坚持善行,心念言行得其所宜,“仁、义、礼、智、信”能做到,必然心无挂碍,随心所欲不逾矩,事事圆满。至于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道家崇尚清静无为,最后的目的,无非也是“自立立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已。这个目标首先要明确,否则,为解除一时之烦恼,或以超脱避世为乐,或以神奇超凡而自矜,都是自欺欺人。
这些年来,为了求学解惑,接触不少学术专攻的人,但大多自满于技术,不求探索身心的根本,或高谈阔论,实际行为举止没有改观。能够三教归一、一以贯之的大家,视野所见,唯有南怀瑾老师一脉单传而已。先生经论三教,出入百家,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展示了一个解脱的智者砥柱中流的无畏修养,和满怀慈悲、极力利他的事功。从求道到悟道,再到弘道,先生的一生,在动荡的时势里保持一身自在,在平凡的言行中完成教化,在吉凶与民同患中展示了智悲的威德。从来不计较个人的毁誉,只在乎文化重兴的事业,如一株幽兰独自绽放,又如一支灯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先生在时,无缘拜见,先生仙逝后,诸多学生弟子,其风度令人敬仰。他们各有各的人生路,尽心做好当下该做的事,一样说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但境过不留,如竹林清风,了无痕迹。离别他们,他们不会让你觉得依依不舍,因为他们没有使你觉得谁离开过谁,不会使你觉得时光岁月的迁变无常。这真是一种奇怪的感受,我想,只有精神超然独立,有了无去无来的修养,气质变化,才能自然影响到他人吧。这种感觉,真令人想到“老庄”诸书中无为自在的真人,遗世而独立,又完全融入这个世界中。
南老师从来没有离开过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诚意正心,智慧够了,自能与南师心心相印吧。
注:(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