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在整理史料时,发现不少焦晃先生看望南怀瑾老师时的录音,其中两段,一段是焦晃先生就自己写的“孔子见老子”案头征求南老师的意见,另一段是南老师谈对传记片的意见,这两段内容极具人文历史价值,理应分享给社会。于是我们敦请焦晃先生据此为文,以飨读者。附上焦晃先生演读该段案头的录音剪辑,颇具戏剧艺术现场感。上图为2006年3月26日焦晃看望南老师(上海长发花园)。
焦晃,1936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众多戏剧、影视奖项获得者,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
案头: 作家、导演、演员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做的分析角色、剧情等的文字性工作。
那飘然而去的南山一仙翁啊
焦晃
南老师:讲讲看,老子,你怎么演,你怎么改?
焦晃:(《孔子》剧本)原来(涉及老子)的部分只有这么一张纸,如果这样没头没脑的话,也没法弄。其实一个戏把老子的思想讲清楚,也不容易,只有这么一个局部,只有非常小的那么一块,那我想这一块,我还要找到他们的气,找到他们能够相互能够接受的一点地方。我这是(改写的)草稿,今天来,我就想听听,您看您的印象怎么样,是不是可以这么弄?
以下为焦晃演读自己写的案头:
南老师:这是你改的?
焦晃:这是我另写的,是我写的。
南老师:哦!怪不得!
焦晃继续演读:
(演读完)
焦晃:就是这么一段。
南老师:好啊好啊,你这一段改得好!
焦晃:我就在想啊,老师,到了孟子的时候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吧,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子思呢,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孔鲤先死了,那么到了孟子这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个思想到这儿就成文了,但是这个思想的源头,应该是从这儿来。
而且讲这一点的话,道家佛家都能够接受,都能够同意,因为你完全讲老子的,孔夫子搞得很尴尬也不行,所以我想这一定要取得一个共同点,就是说,三教可以成为一体。我认为如果从华严经六波罗蜜来讲的话,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应该讲孔夫子都做到了,他大概没做到禅定波罗蜜和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如果讲三教为一体的话,他其实是一个东西,孔子更注重一种入世的思维。老子佛家呢,有出世的一面,其实是一个东西,运用不同。
南老师:赞成赞成,太好了,但是他们能够接受你这个吗?
焦晃:导演听我在电话里讲的,她很兴奋,但她说太长,你这个17分钟了。我说我跟你讲,我念一念才11分钟,我说你这个戏,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戏,你也不能只给5分钟,你也得10分钟,因为这是“孔子见老子”,这是一个有文化分量的存在,否则何必要写老子呢?那不要写了。重要的是这个戏的文化含量,文化的信息量,而不是那种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否则我没法干,我就不来了。
南老师:如果这样,你就不要去,不需要去。
焦晃:我准备回去写封信给她,我说你如果不方便用的话,算了,我也保留了我的意见。您这样说,这下我心里定了,我说我一定要来问问您,看您感觉怎么样,还可以?不反感?
南老师:你刚才剧本有两个字要改,老子那个态度,不是“友善”,是很慈祥,友善不够分量。
焦晃:好的,回头改。而且绝对不是在那儿说教,我就把他弄得生活极了,他还在扯家常,他说“我跟你数百年前好像就在哪儿见过”,他是一个玩笑,就像南老师您平时一样,我是照您那个感觉来写的。
李维妮:我们说他写的前半段,就像南老师这客人来了的场景,都像写南老师。
登琨艳:我刚才仔细听您在描述,我会想象那个空间,因为我研究过中国古代家具史,根据目前的资料,您讲的两个东西在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一个是,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是席地而坐,没有榻。榻好像是后来跟着佛教传进来的。第二个是柜子,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好像只用架子挂衣服,还没用柜子。
南老师:这个要听他的,要考证了。那时候也没有后来这种口袋,那时候口袋在袖子里。
焦晃:谢谢!我再琢磨琢磨怎么改。
南老师:其实大器免成,可以说是大器本天然,也可以说,就是晚成的意思,表示迟一步,经过磨练,慢慢成就的意思。
附记:
时间:2008年10月1日
焦晃看望南老师的对话片段
焦晃:《孔子》电影的剧本现在在搞,我也在等他剧本,导演说呢,也快了。
南老师:孔子真不好演。(演)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乃至包括有人演虚云老和尚,最好不要。你看外国的片子,演到耶稣什么的,都少有真人出现的。真人出现,很难(演)!
你最好有个电影,我劝你,你就演《焦晃》,这个电影就叫《焦晃》,演你的一生,就成功了。是真的,该站出来就站出来,没有什么顾忌的。这个电影演出来,一定好!真人,真事,你会全身投进去的。至少你也写了一篇传记嘛,这个电影给你一生留下了一个传记。你何必等将来后人给你写,写得都不对。这个电影片名就叫《焦晃》。我这个主意不是开玩笑的。
人家说要替我写传记,这里的魏承思,这一次来说,每天要老师讲一辈子的每个经历故事,一定很精彩。
我说你写不下来,除非我自己写。
所以你这个(电影)也最好你自己写,拿出这个勇气,绝对叫座。你演这个电影,第一个我先支持你。
我叫你演这个电影,有个条件的,你也做不到,有这个气派,你就代表了这个时代,怎么经过来的。你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表现个人,而是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变化,绝对成功。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