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学习南怀瑾,做赓续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作者:吴东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时值南怀瑾先生辞世十二周年,分享几篇文章,以为纪念。这批文章,系2023年11月10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北京主办的“南怀瑾先生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承蒙作者赐稿,在此一并致谢!

吴东先生,系温州南怀瑾书院执行院长,温州市文化局原局长。

 


 

 

学习南怀瑾,做赓续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在中华文化学院“南怀瑾先生和中华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吴东

2023.11.1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举办的“南怀瑾先生和中华文化”研讨会。我是来自南怀瑾先生的家乡,温州南怀瑾书院的执行院长吴东。温州南怀瑾书院是温州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适逢南怀瑾先生百年诞辰之时创建。书院秉承南怀瑾先生立志保卫、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誓愿,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国学和南怀瑾学术思想研究、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书院地处温州三垟湿地生态园,2005年5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温州时,在离书院不远处种下一颗榕树,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2021年9月26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同志来书院调研,并将“国际儒联和合书院”的牌子授予我们。刘延东同志指出,“和合”理念是习总书记积极倡导的“和平、和谐、融合、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的文化基础,我们把“和合书院”的牌子挂在南怀瑾书院,实际上是总书记在温州湿地生态园种下两颗种子,一颗是生态文明的种子,一颗就是文化的种子。

 

中华文化学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确立,我们党开启“第二次解放思想”之际,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也说明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成就有着重要的当代意义。关于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成就,学界、南师的学生弟子都有很多的研究和概括,刚才宗性法师、马宏达先生等老师也都作了精辟的阐述,我就不做低水平的重复。这里,我想就南怀瑾先生的作用、地位的认识和如何充分利用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谈两点粗浅的看法,讲得不对请大家批评。

 

一、要充分认识南怀瑾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确立其学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南怀瑾先生一生著述等身,岂止融会贯通儒释道?其所涉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生命科学,几乎无所不涵盖。现已编辑出版的著述《南怀瑾全集》就达一千余万字,据了解尚未出版或正在整理的著述亦有一千余万字。当然,南怀瑾先生的学问不仅仅是他著述的数量,更是因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精辟独到的诠释将晦涩难懂的儒释道经典介绍给全世界的读者,其价值观之正、所涉领域之广、学术水准之高、语言文字之美,足以使学界望其项背。如此浩瀚如海的知识宝库,别说中国,就拿整个世界来说,谁能出其右?所以我们说南怀瑾先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集大成者。

 

南怀瑾先生没有教师的资质证书,但他终身在从事教育工作,终身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在大陆、台湾(地区)、美国、香港(地区),还是晚年回归祖国大陆,传道、解惑不辍。学生无数,弟子遍布世界,从高官政要到黎民百姓,从知识精英到商贾富豪,从芸芸众生到“三界六道”,或席下亲聆教诲,或津津阅读著述;无数人从他经史合参、广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述中了解、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开悟人生真谛。有人根据南师著述的出版量和喜马拉雅、抖音、小红书等著名网站的听阅量推算,推崇喜欢南怀瑾先生著述的读者不少于一亿人。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南怀瑾先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传承者、传播者,也是习总书记所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优秀的践行者。

 

但是,我们遗憾地感到,南师离去已十年有余,其学术研究尚处在对南师生平的回忆和原著解读的层面上,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更是未能确立。面对学界的某些质疑,甚至某些人的恶意诋毁,我们显得比较苍白。我看了一些批判南怀瑾著述的书,如《论语正裁》、《金刚经到底说什么》等,大都表达的是一家之言,是学术讨论的范畴。而有的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说“南怀瑾是江湖骗子”云云。试问有哪一个骗子能骗了上亿人?骗了70多年,而且肯定还会继续骗下去?这不是对世人智商的侮辱吗?因此,亟需学界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加强南怀瑾学术思想研究,建立学科体系;同时要从习总书记概括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质的大背景下,宣传弘扬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成就,确立其在中国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二、充分利用南怀瑾先生学术成就和海内外的影响力,做传承中华文化的践行者,做“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积极参与者。

 

南怀瑾先生在诠释中国文化经典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注释和讲解的取舍中更重视后者,而且是普罗大众能听得懂、有体悟的讲解,这是很多学者做不到的,这也是他的著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重要时期,应该充分利用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成就,更好地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要选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如代表儒家思想的“四书五经”、代表道家思想的《老子》、《庄子》、《列子》等,南怀瑾先生都有专著讲述,可以为当下所用。南怀瑾先生说过,我不反对读唐诗宋词,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和领导们多读《论语》、《大学》、《春秋》、《战国策》这些经典。读唐诗宋词,最多再出几个李白杜甫,但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多出一些治理国家的人才。有点小遗憾的是,无论是宣传文化部门,还是教育部门,更多的在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之美,而忽视了儒道思想的经世致用。我觉得我们应该深刻地去领会南怀瑾先生的这些话,并将之落实到传承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中。

 

其次要抓住教育的重点。什么人是教育的重点呢?我想大家的认识应该都是一致的。第一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因为他们率社会风气之先,肩负社会发展之重任。我作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四十多年,我接触或共事的党政干部不计其数,他们职级不一,文化层次、个人品行优劣各异,但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即缺乏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蕴,不甚了解中国的历史。很多人不知道“十六字心传”是什么,不了解“横渠四句”的真正含义,不具备“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因此,这个社会阶层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第二就是广大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南怀瑾先生生前极力推行少儿读经典活动,尽管凭其一己之力难以成浩荡之势,但我们应接续他的未竟事业,正如他所言:“教育之目的为后世造就利国利民之人才,学问之理念为群生启发自觉觉他之慧知。”第三则是远离祖国的华侨华人,特别是二、三代。我们书院接待过许多来“寻根”、游学的二、三代海外华侨华人少年和香港澳门的青少年,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茫然、无知和漫不经心,而这个群体却往往是我们鞭长莫及之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这些隔靴搔痒的活动难以收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但如果像南怀瑾先生那样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汲取中华文明的滋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再次要利用南怀瑾先生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建立东西方文明交融合作的接驳点,这在当前我国国际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尤其重要。南怀瑾先生在台湾36年、美国3年、香港16年,门生遍及诸多欧美政商高层,这些人对中国文化、对南师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眼下,他们亦将逐渐步入耄耋之年,如不抓紧,我们将失去一笔巨大的财富。

 

虽然南怀瑾先生已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存,而这些财富正是我们当下所需、当即可用的宝贵资源,让我们一起来发扬光大。

 

我的发言就到这,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