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爱心与耐心
耐心与爱心,我以前总认为是二个分开的单元。在老师身旁一阵后,体会到了耐心原来是建筑在爱心上。如果没有爱心,那就无法有耐心,别人说几句话,你就不耐烦了。但是如果有爱心,你就能高高兴兴地听完对方的倾述,也就能给对方以鼓励与肯定,而不是立即浇他一头冷水。
来拜访老师的客人,男女老幼皆有,包括了各个阶层,老师均以礼待之。有时候,有的客人,讲话实在文不对题,此时,就会发现老师身旁的学生,均先后以不同的理由,一个一个离开了会客室,包括我也在内。但是老师仍然热心地,认真地同对方谈话。老师常说,受人喜欢的人应该给予鼓励,不太受人喜欢的人更应该给予指导,使他变成被大家所能接受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修行的目标。
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称许的,很少有严厉的指责。就是有学生指出某位学生不对时,老师还会说出此人亦有优点的地方。每次我到老师的会客室中,老师常常介绍我过去做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完成《金温铁路贷款报告书》后,更是常常对我的能力给予肯定。有一次,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他写了两句话给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他补充说,今天只有您同我,所以我对您也要提几句批评的话。老师说:“您同富士最大的不同点是,富士做每件事情的出发点是为别人好,去帮助别人,就是她批评或指责了别人,别人还是心存感谢。而您呢,虽然最后目标是一样,也做了好事,但出发点不同,您是认为别人做不好,所以您一定要做好,您是不服气,所以您做起来很辛苦。您可称是儒家所谓的'中流砥柱’。而富士是道家所谓的'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势,知其力,用其势。”老师这几句话,找出了我一生最大的毛病,也分析出了内人王富士修行有成就的原因。
老师对每位学生的需求看得很清楚,有时也随意提出一些很有远见的预言,可惜很多学生在老师身旁久了,没有注意到它们的价值。有一次,我也在座,老师顺口说“我看香港的股市跌到谷底了,谁要买股票,这可是时候。”那时香港股市为四千多点,大家认为还会再跌,所以听进去这句话的人不多。倒是在那天第一次来拜见老师的客人,回去后就真的买了不少股票,他赚了。过了一阵子,老师才说:“你们看,股市又升上来了,上次又被我猜着。”当天,有位老师的学生就说,老师以前也说过:“上海浦东的地可以去圈一下了。”但是大家认为还是广东比较有发展,故没有听进去。果然不久,上海浦东开始开发,土地上升不知多少倍,好的机会就错过了。
很多客人来拜见老师时,希望老师能给予事业上的指点,老师多在做人处事上给予解说及期勉,并要学生们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心力,而不是赚多少钱而已,但在言谈中已指出了该走的路,不少的学生受益良多。
老师常要学生们研读传记文学,去年是看《曾国藩传》,共有三大册。大家看得很认真,其实老师的目的是要大家看清楚世事的变化,好有应变的借鉴。学生们看了《曾国藩传》后,最先的疑问就是曾国藩为什么不“起而代之”,也就是为什么他不起兵称帝呢?其实,国家如此,公司亦然,老师常说,反对您的和造反的人,一定是您身旁的人,因为他学会了,一定“起而代之”。老师的一位学生在事业上很有成就,就遇到了上述的情形,变成了香港很大的新闻。其实老师很早就对这位学生提到要注意用人。我在场就听过三次,可惜事情未发生前,大家都看不见老师就是看到了,说出来也没有用处,因为大家没有老师看得远,当时一定听不进去,而且还提出一大堆理由来解说,自然,老师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也使我想到老师的辛劳,因为他对学生们的事,对国家的前途,都看得很远,但是有几个人能听进去或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呢?老师在他自己的诗中曾说过,“聪明绝顶是无能”,现在我也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意了。
在老师的学生中,事业有成就的人不少。但也有一些学生是退休后才创业的,老师很照应他们,有时还亲自上门道贺,主要是去鼓励。就在和老师一起去参加一位同学新公司开幕时,我也表示了自己的一点体会:“其实,读书、做事与赚钱三件事是独立的。会读书的,不一定会做事或赚钱。会做事的也不一定会读书或赚钱。会赚钱的也不一定会读书或做事。自然,三者合一最好,但强求不得。”老师也说,赚大钱是命。老师开玩笑地对我说:“您是属清高型的,您知道什么是清高吗?清高就贫呀。”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