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学生对南老师的感激
侯承业
台湾中山大学杨硕英教授的感言
1995年9月30日(星期六)下午二点左右,在高雄市的世贸联合大楼,长谷建设总裁钟正光先生的办公室里,中山大学杨硕英教授谈到南怀瑾老师对学生们无条件的教化,也提到学生们对南老师的回应,很有独特的见解,特记录如下:
(一)南老师是一位集儒、佛、道三家之学的一代大师,他不仅通达上述的知识,更有无限的智慧,他应该指导大思想家们,使他们能突破自己的境地,更上一层楼带领大家进入更真实的领域。然而他老人家现在是费尽全部力量来指导我们这一群学生,使我们这些后根器的同学们也都能学会如何做人与处世,他的有教无类的精神,实在使我们敬佩。
(二)反照一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否为老师做过一点事,尽过一点心呢?
(1)第一步,大家的反应都是说:老师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因为老师太伟大了。
(2)第二步,我们作为南老师的学生,只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些什么,而从没用心去想回报老师一点什么!
(3)所以杨教授提出,我们作学生的不能那么自私而是应该为老师提供一个环境,使老师能对一流的思想家进行指点,解答他们的疑惑。他上次带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第五项修练》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到香港拜见南老师时,他就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一句话对这些领导时代的思想家是多么有价值。
(4)杨教授认为我们作学生的,应该全力来支持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学院,使这个学院有经费来举办上述的会议与研讨,延请上述第一流的领导人一同与老师研讨,使老师的理念更能发扬。
席间,钟正光总裁也提到,南老师每天会见拜访的人,从下午六点到深夜十一点半,真是有教无类,不分来访者的背景,一视同仁。钟总裁曾建议老师可以缩短一点会见来访者的时间,以节省一点体力,但老师只是笑了一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杨教授认为,今天我们作学生的要想能为老师做点什么,不要只想从老师那里挖到些什么。对他的建言,我们都有同感。当然,有好多位学长们,一生追随老师,全力为推动老师的理念在奉献,我们这些后学,包括杨教授,钟兄及我自己都是从心中发出对学长们的感激。
台湾统一企业公司林总经理谈南老师对世局的远见
在1995年12月29日,统一企业公司林苍生总经理曾在百忙中来函说道:
记得十几年前听老师在讲课中提及,人类未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但中国人的世纪,并不是我们狭窄的民族意识下的中国人统治全世界的想法,而是融合了几千年来不同地域、不同思想,最后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精神而成为世界大同的世纪。他说:“那将是一个融合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的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世纪,这才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义。”如此远见,如此胸怀,方是一代大家的思想精义,最近NEWAGE盛行,时代逐渐转入水瓶星时代,世界交流频繁,经济活跃带动了文化与社会配合的机会。值是之故,老师的诠释确实是洞见时代的弊病,浓缩各种不同思潮,然后产生的远见,听了之后,一直铭记在心,这十年来的观察,很惊异地发现,逐渐接近二十一世纪,老师的话,也逐渐在各地方显现其灵验的征候。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