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个人三十年研发的经验
侯承业
过去三十年来,笔者在德国、美国及台湾省,都做了不少的研发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提出来供参考呢?
在德国时算是学习时期,记得拿到第一个独立研究计划时,只有四行打字的内容,当时真不知从何下手,但工作中学习了找资料,设定各种构想,作成规划,再一点一点地去做,要真实,做研究发展,得一步一步走,没有太快的方法,要有耐心,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改变,否则,成果永远都做不出来。
在美国,我先后完成了十个研究计划,最大的是美国圣海伦火山爆发的预测工作。您已发现资料显示火山要爆发了,但别人因为没有你相同的观念及专业,就是不相信,那时耐心比什么都重要,一点一点去证明给别人看。另外在医学院完成了人造关节的研究,也为波音公司发展了三度空间自动观测产品变形的工作,为桥梁、隧道的变形做过预测及研究。每个研究工作完成了,自己又证明了一次,如果努力地去做,每个计划都可完成。但每一次新的计划开始时,别人还是怀疑你的能力,因为每个研究计划都是不同的题目,会做以前的,不一定会做这个新的。我的结论是,如果我做不到,我绝不敢写计划书,所以我抱持着一个理念,自己写出的,说出的,不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去克服。
回台湾最早是为台北的翡翠水库工作,用水刀将不好的岩石切除再灌浆,以加固岩石,地震来时才不会影响水坝之安全。起初,一分钟只能切一英寸,但半年的研究改进到四十二英寸,为政府节省下二年的工期,我们试验完成后,荣工处的同仁们忙了近二年,才把水坝两边的风化石切除干净。
在自动化工业方面,举二个例子来说明:
SIR-1 教育性机器人的研究发展
当时我任教及做研究已有二十年了,所以没有设想到其它的压力、危险,就照计划开始了自动化科技发展的工作。第一步工作为增加人手,由最早的十五个人,增加到六十五个人,并成立了机械组、电子组、电机组、电讯组、电脑硬件组、电脑软件组、结构工程组、感应控制组,同仁分工合作研究开发SIR-I教育性机械人,规格要求很严,都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主要除了有六轴的DC SERVO马达同时转动外,还要求精度在0.6mm内,在控制器内还要有8个轴的控制,好配合其它输送带或旋转盘之使用。同时要有8个INPUT/OUTPUT及2个RELAYS,像PLC的功能一样,同时有8个速度控制,并有自己的教导盒,及接电脑的RS232C及Cassettle I/0。除了六轴的马达及RS232C规定外,其它的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教育性机械手都没有的规定,所以我们创先,但也增加不少的困难。工程师们要在无中生有,这六十五个人工作了二年才完成了上述的研究开发。高科技产品开发出来了,不像OEM的方法,立即出货。不可以马上就卖出去,而是要有一段当地试用期,试用期间一有问题,可以马上维修,这个试用期有一年半之久,当时有二百部机械人全部做好。每天做试验,分别出售及追踪其性能缺失,当时新加坡政府与学校、工厂给了我们很大的协助。
SIR-3 工业用机械人
当时考量未来市场的需求,将SIR-3定位在同人手臂相同大小的尺寸,主要用在未来工厂装配线上,因为那是最大劳力密集的地方,同时以安全第一,精度第一,速度第一,应用方便第一,而价格只有别人的1/3,要能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也就是可靠度也要列为第一。同时也可用人手来引导,它可以记住并重复工作,以利一般工厂工人之所需,我们都做到了。目前德国Peepperd &Fuch’s及瑞士Wild 厂均应用SIR-3在无人化工厂,并被Equipment News选为封面刊登在1988年6月的期刊上。
就这些研究发展使我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 科技生根,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行,人不在多,但要有勇气承受不同的压力,打击,更要不为周围的环境所影响。
□ 要获得政府不变的支持。要政府或大财团的配合,不然就像昙花一现,很难长久地发展及生存下去。
□ 要有一个团队精神,同仁们同努力,同甘苦,共撑艰难的路程,才使我能如期完成上述的机械人的研发工作。
□ 社会在变,但真理只有一个,努力的人总是有成功的一日,但理念只有一个,真正实实地去做好一件事,再去做好一件事……
copyright © 201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苏ICP备16062570号-1 苏公网安备320509021023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