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修行的目的
侯承业
南怀瑾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假如平常思想习气里有坏的念头,必须自己能截得断,这是修行的初步,这也就是行愿。还没有生起的坏念头,要防止它生出来。大家随便讲禅宗,什么宗,一份功德没有生起,您想进步一分,做不到的,不可能!如果心中转了一分,生起一分善境界,智慧就会跳进一分。修行人要自我测验,自利利他与善行都是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做起。其实这当中,任何一点都很难做到,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行、施等都是很难的,见义就要勇为,毫不犹豫地去做,要修最慈悲的行为。
这些话实在是正确的,看看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能保守那份公益的心,使我们生活的品质能提升呢?如果只是谈修行,而从不修正自己的习气与建立正确的观念,那这个修行只是空谈而已,对社会是毫无贡献的,那只是一个自私的个人喜好而已。